如何提高我國對國際組織的主導
2022年03月19日 10:41 6654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重點新聞 作者: 李宇圣
有色金屬品種多,因此,對應的國際組織也比較多。主要有兩大類,一是政府間國際組織,包括國際銅研究組、國際鉛鋅研究組、國際鎳研究組,以及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二是非政府間國際組織,包括國際銅業(yè)協會、國際鋁業(yè)協會、國際鉛協會、國際鋅協會、國際鎳協會、國際鈷協會、國際鎂業(yè)協會、國際錫業(yè)協會、國際小金屬貿易協會、國際鉬業(yè)協會、國際鎢業(yè)協會、國際鋰業(yè)協會、國際金屬與礦業(yè)理事會等。無論是政府間國際組織,還是非政府間國際組織,其秘書處大多數設在西方發(fā)達國家。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國力不斷增強,中國企業(yè)在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中國參與國際組織活動的意愿不斷提升。因此,中國人在國際組織中任職有所突破,包括政府間國際組織。其中,在國際標準化組織有色金屬技術委員會中,不但在相關技術委員會中任職,而且中國還發(fā)起成立兩個技術委員會,并出任主席和經理,牽頭起草國際標準等。另外,中國人在國際鉛鋅研究組和國際銅研究組中,也先后擔任主席和副主席等職務。
政府間國際組織
國際鉛鋅研究組和國際銅研究組
國際鉛鋅研究組,是由聯合國發(fā)起組建的政府間組織,成立于1959年,總部設在葡萄牙里斯本。該研究組旨在確保全球鉛鋅市場的透明度,通過每月發(fā)布的統計月報,向市場提供有關鉛鋅供需及行業(yè)發(fā)展信息。該研究組每年組織召開相關國際會議和研討會,召集鉛鋅產業(yè)人士和各成員政府部門討論有關鉛鋅領域共同關注的問題。該研究組現有成員28個,包括:澳大利亞、巴西、中國、歐盟、芬蘭、法國、德國、印度、伊朗、意大利、日本、韓國、秘魯、波蘭、葡萄牙、俄羅斯和美國等,其成員鉛鋅產量及消費量總和占全球85%以上。
國際銅研究組,是由聯合國發(fā)起組建的政府間組織,成立于1992年底,總部設在葡萄牙里斯本。國際銅研究組旨在增加全球銅市場的透明度,推動全球銅工業(yè)合作,關注全球銅工業(yè)市場情況、市場準入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等。該組織現有成員26個,包括澳大利亞、智利、中國、民主剛果、法國、德國、印度、伊朗、意大利、日本、墨西哥、蒙古、秘魯、波蘭、葡萄牙、俄羅斯、塞爾維亞、西班牙、美國和歐州等,其成員精銅產量及消費量總和占全球的80%以上。
1987年和1993年,原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總公司經原外貿部(現為商務部)和外交部批準,代表中國政府先后加入國際鉛鋅研究組和國際銅研究組,行使成員國權利與義務。之后,原國家有色金屬工業(yè)局(1998年成立)和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協會(2001年成立)分別承繼上述職能。中國作為國際銅研究組和國際鉛鋅研究組的重要成員之一,一直積極發(fā)揮成員國作用,參與研究組各項工作,包括承擔研究課題、聯合舉辦中國市場研討會等,并與各成員保持密切聯系,在研究組中的地位不斷提升。2012年10月,中國人首次出任國際鉛鋅研究組主席。2013年10月,中國人首次出任國際銅研究組副主席和國際銅研究組統計委員會副主席,一直至今。
國際標準化組織*
國際標準化組織(以下簡稱ISO)成立于1946年10月,總部位于瑞士日內瓦,是標準化領域中的一個國際性非政府組織,現有167個成員(國家或地區(qū))。中國于1978年恢復其在ISO中的身份,并于2008年10月正式成為ISO的常任理事國。目前,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SAC)代表中國參與ISO的各項工作。截至2022年3月,中國參與的ISO技術委員會共計743個(ISO目前共有技術委員會、分技術委員會803個),參與度僅次于法國,位列全球第二;并承擔了71個ISO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工作,是承擔ISO秘書處最多的國家之一。
在有色領域,經過數十年的不斷努力,我國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參與ISO活動,2008年首次承擔ISO/TC79/SC5鎂及鎂合金和ISO/TC26銅及銅合金的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工作,2015年發(fā)起成立ISO/TC298稀土技術委員會,2020年發(fā)起成立ISO/TC333鋰技術委員會。截至2021年底,中國人出任的ISO技術委員會(TC)以及分技術委員會(SC)主席和經理,具體如下:ISO/TC79/SC5鑄造及變形鎂及鎂合金,ISO/TC26銅及銅合金,ISO/TC79/SC12鋁土礦,ISO/TC298稀土和ISO/TC333鋰。另外,由中國主導起草且已發(fā)布實施的國際標準有20項。一批有色骨干企事業(yè)單位參與到ISO國際標準化活動中,國際注冊專家達70余人,其中5人獲得了ISO卓越貢獻獎。可以說,近年來,中國的國際標準化工作進展迅速,成效卓著,在國際上已經具有了一定的影響力。
非政府間國際組織
在現有有色國際組織中,中國企業(yè)更多是加入相應國際組織成為其會員,參與國際組織的一些活動。從主要基本金屬的國際行業(yè)協會來看,國際鋁業(yè)協會中的中國會員包括中國鋁業(yè)集團、國電投和山東創(chuàng)新集團;國際銅業(yè)協會的中國會員包括中鋁洛銅、云南銅業(yè)和金龍精密銅管集團;國際鋅協會有60余家中國會員。從其他國際組織來看,國際鎢業(yè)協會有11家中國會員,國際小金屬貿易協會有14家中國會員等。中國人在這些國際組織中任職很少,偶有擔任輪值主席/會長或副主席/副會長,目前還沒有出任這些國際組織的秘書長。據了解,中國企業(yè)加入有色金屬國際組織主要是為了交流信息開拓市場,提高國際影響力,當然還要履行義務,繳納會費。
近幾年,部分有色國際組織在“沖突礦產”調查和“負責任供應鏈”采購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雖然其目的是服務會員企業(yè),但中國大宗有色礦產品總體對外依存度高,不少礦產品進口數量大、來源廣,這種服務會員卻給企業(yè)帶來“負擔”的現象須引起國家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幾點建議
從過去40年左右的發(fā)展歷程看,相對于歐美等西方國家,我國參與國際組織活動的起步較晚??偨Y參與國際組織活動的成熟經驗,我們發(fā)現一個共同特點,即必須首先加入相應國際組織并參加其活動,積極履行義務,不斷提升在國際組織中的地位和影響力;接下來,承擔秘書處工作,在國際組織中任職,發(fā)起成立國際組織等,進一步提高在國際組織中的話語權,進而對國際組織起主導作用。為此,建議如下:
積極參與國際組織相關活動。一方面,有色企業(yè)今后應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指引下,更加積極有效地參與重要國際組織活動;另一方面,國家也要根據實際情況,鼓勵有色骨干企業(yè)積極加入重要國際組織,參加相關活動和重要國際會議,擴大交流,增進了解,廣交朋友。如此,讓中國有色企業(yè)走進國際有色舞臺,同時讓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國。
努力推動中國人在國際組織中任職。國際組織是連接、溝通各成員國的重要紐帶和橋梁,在國際組織中任職無疑將會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因此,從國家層面,應有計劃、有重點地推進中國人在重要的國際組織任職,行使權力,履行義務,擴大中國影響力,客觀、正面地宣傳有色行業(yè),讓世界聽見中國的聲音,了解中國的真實情況。目前,在有色國際組織中任職的中國人不多,擔任重要職務的則更少。
鼓勵中國發(fā)起成立國際組織。目前,90%以上的有色品種的國際行業(yè)協會都在境外由外資機構注冊成立,且中國很少承擔秘書處工作。國際組織享有參與國際事務活動的獨立地位,可為成員之間開展對話交流與合作提供渠道和平臺,在綠色發(fā)展、擴大應用以及共同應對挑戰(zhàn)等方面發(fā)揮著政府難以替代的作用。因此,建議政府鼓勵由中國相關行業(yè)協會發(fā)起成立國際組織,簡化審批流程;并將秘書處設在中國境內,促成中國人在國際組織中擔任重要職務,特別是中國具有優(yōu)勢且可在國際市場中發(fā)揮主導作用的金屬品種。這將有助于中國融入國際舞臺并提升在全球事務中的影響力、話語權和規(guī)則制定權。
加強國際化人才培養(yǎng)。由于國內外文化和社會環(huán)境存在差異,雖然中國有色行業(yè)和企業(yè)在國際交流合作方面積累了一定經驗,但是國際化人才儲備仍然不足。為實現參加國際組織活動、承擔國際組織秘書處工作以及在國際組織中任職的目標,國際化人才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建議加強國際化人才隊伍建設,通過有計劃地培養(yǎng)、充實人才梯隊,培養(yǎng)一批外語水平高、溝通能力強、專業(yè)知識過硬、了解國內外行業(yè)相關情況,兼具國際視野、外語能力、技術背景和國際組織管理經驗的高端復合型人才,以勝任在國際組織中擔任重要職務,從而逐步推動中國在國際組織中發(fā)揮主導作用。
*注:ISO為國際性非政府組織,但是加入ISO均以國家身份,各國基本由國家標準化組織代表參加ISO活動。
(作者為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協會副秘書長兼國際合作部主任)
責任編輯:孟慶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qywhyj.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