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獻的人生最美麗
記全國勞動模范、八冶建設集團高級工程師丁愛英
2015年05月23日 9:51 4492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建設工程 作者: 馬豐友
成長在八冶建設集團這個大家庭里,尤其是成長在一個勞模世家,丁愛英頂住壓力,把壓力變?yōu)閯恿Γ瑥囊粋€打字員開始,學習學習再學習、奮斗奮斗再奮斗,在學習和奮斗中領悟了人生的要義,那就是奉獻。
在30多年的職業(yè)生涯中,丁愛英為八冶建設貢獻了省部級工法29項、國家級工法1項,成長為高級工程師和公司科研中心技術負責人,先后榮獲八冶建設集團勞動模范、甘肅省青年崗位能手、全國建設系統(tǒng)勞動模范等榮譽,2015年4月28日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為自己的青春歲月作出了無聲的注解,也為八冶建設集團詮釋新的企業(yè)文化內涵。
“把自己看作一張白紙,就有無窮的可能”
丁愛英的公公是原有色總公司勞動模范,婆婆曾以先進代表的身份受到過周恩來總理的接見。在這個有著光榮傳統(tǒng)的家庭里,丁愛英很早就懂得謙虛。她知道,和這個家庭相比,自己就是一張白紙。但她說,這也是優(yōu)勢,那就是可以重新定位,從零開始,學習學習再學習,奮斗奮斗再奮斗。
1981年,17歲的她成為八冶公司一名打字員,在當時是人人羨慕的職業(yè)。但她沒有滿足,立志做一名工程技術人員,報考甘肅廣播電視大學機械專業(yè),于1985年畢業(yè),并主動要求到當時最艱苦的青海鋁廠建設工地擔任技術員。
坐落在北川河畔的青海鋁廠,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青海高原上。這座新興鋁城的崛起,見證了丁愛英的成長歷程。她把自己的青春歲月都揮灑在了高原上。
缺乏實際經驗,丁愛英不懂就問,不會就學。她結合所學理論知識,大膽實踐,并自學考取原有色總公司專業(yè)預算編制資格證書,成長為精通有色冶煉的熔煉、制氧、硫酸等系統(tǒng)施工工藝和生產工藝的高級工程師,在主任工程師崗位挑起了八冶安裝青海分公司技術總監(jiān)的擔子。
在青海鋁廠5.5萬噸工程中,為了搶趕工期,接到全套圖紙后,丁愛英僅用10天時間,就編制出鋼材、鋁材、鑄鋁母線的材料預算。為節(jié)約材料,她嚴格控制鋼材的訂購尺寸,并連續(xù)作戰(zhàn),編制電解槽及上部結構安裝施工方案,電解車間母線加工、焊接、安裝施工方案,QU100軌道焊接、安裝施工方案,電解煙氣凈化H型鋼結構制作、安裝、吊裝施工方案,顯示出了一個工程技術人員成熟的本質。
1997年,她被調到山西侯馬中條山冶煉廠銅熔煉系統(tǒng)項目部任機械工程師。該項目引進澳大利亞奧斯麥特公司全套熔煉工藝專利技術,當時為國際先進、我國首例引進。丁愛英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也更具挑戰(zhàn)性。她說:“不就是工作更忙、責任更重嘛,咱追求的就是這個。機會是垂青于有準備的人的。”
40多臺大型設備安裝的各種技術方案都由她一人編寫,而且還要負責方案的實施,每天忙得腳不著地。對設備安裝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她跑監(jiān)理、找設計,盡快解決,促成了工程任務的如期圓滿完成,并實現(xiàn)了創(chuàng)優(yōu)目標。在現(xiàn)場,不茍言笑的丁愛英笑了,因為她不辱使命。
“管理就是創(chuàng)效,創(chuàng)新貫穿始終”
2000年,丁愛英被任命為八冶安裝青海分公司高級工程師、主任工程師,負責金川集團公司5000噸/年鎳及鎳合金板帶材工程項目安裝工程施工技術和質量。
該工程是金川集團公司和金昌市的重點投資建設項目,項目總投資10.5億元,是亞洲第一、國內產量最大、裝備水平最高的鎳及鎳合金板帶材生產線。項目建設伊始,八冶建設集團公司就確定了創(chuàng)國家優(yōu)質工程“魯班獎”的質量目標。
作為大規(guī)模、高標準、工藝先進的大型工業(yè)建筑,施工難度非常大,特別是安裝工程,機械設備數(shù)量多、安裝精度要求高,是該項目生產工藝的核心,這對她來說壓力是空前的。但她沒有放棄標準。她說:“管理就是創(chuàng)效,創(chuàng)新要貫穿始終。”
項目前期,她組織編制了詳盡科學的項目創(chuàng)優(yōu)策劃書,施工中以科技進步為先導,積極采用了建設部推廣的“十項新技術”中的九項,確保了工程質量,縮短了工期,降低了成本。
同時,她注重過程管控,嚴格監(jiān)管,關鍵工序、關鍵設備的施工質量按高于國家標準嚴格要求,關鍵部位的技術指標逐個測量并做好記錄。
她把施工現(xiàn)場當成自己的辦公地點,或協(xié)同業(yè)主、監(jiān)理、設計等單位聯(lián)合督查,或站在一旁監(jiān)理,嚴把工程技術質量關,瞄準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魯班獎”。
經過近三年的不懈努力,她所率領的技術質量團隊終于為公司捧回了金燦燦的中國建設工程最高獎——“魯班獎”獎杯,這是八冶建設集團公司在60年的發(fā)展歷程中第二次獲此殊榮。
正是這種“品質第一”的堅定信念和精益求精的敬業(yè)精神,使丁愛英由一名普通的技術員,成長為八冶建設集團公司優(yōu)秀的技術負責人,成長為有色冶煉建設系統(tǒng)的行家里手。她負責的重點工程中,有10項獲得省部級獎項。
2008年,她被調任到集團公司任科研中心技術負責人。在她的帶領下,總結施工先進經驗、編制新型工法、應用“四新”技術、全員技術創(chuàng)新等科技創(chuàng)新提升活動在全公司蓬勃開展起來。
公司先后獲得省部級工法29項、國家級工法1項,科技進步獎10項,獲得國家專利11項;其中參與研發(fā)的專利“鋁母線加工專用立式銑床”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參與研發(fā)的“深溝大跨度鋼桁架制作安裝施工工法”獲得中國有色金屬建設協(xié)會部級工法;組織參與編制行業(yè)標準《重金屬冶煉設備統(tǒng)一驗收標準》1項,國家標準《露天金屬礦施工組織設計規(guī)范》1項。
“你媽媽把心思都給企業(yè)了”
2003年,在青海鋁廠8.5萬噸、橋頭鋁電碳素、百河鋁業(yè)3項工程中,丁愛英是技術總管。期間,她早上7點出門,凌晨才回家,因疲勞過度引起內分泌失調,醫(yī)生多次催促她住院治療,因人手不夠她一直堅持帶病工作,連女兒中考的事都忘了。
女兒考完試后,跑到蘭州奶奶家去訴苦:“人家的媽媽陪著女兒去考試,我媽媽整天不見面,奶奶,她還是我媽媽嗎?”
奶奶勸慰孫女說:“你媽媽把心思都給企業(yè)了,你應該學習你媽媽,將來做個對公家有用的人。”
婆家如此,娘家也如此。2000年,遠在山東濰坊的母親突然患病癱瘓,這消息如晴天霹靂,驚得丁愛英急忙趕回家鄉(xiāng)。但侍奉不到20天,她就坐臥不寧起來:青鋁5.5萬噸工程剛開工建設,工作千頭萬緒。母親看出了她的心事,對她說:“媽都80歲的人了,這病哪有個頭,還是你的工作要緊。”
丁愛英的愛人張士勇也常年奔赴在外地施工,夫妻倆聚少離多,卻恩愛和睦。去年國慶節(jié),張士勇回家探親,做了些妻子愛吃的菜,想犒勞犒勞她。飯菜做好了,下班時間早過了,還不見丁愛英回來。到辦公室找她,可她還專心致志地核對標書,早把吃飯時間給忘了。
丁愛英忙不好意思地解釋說:“我們建筑企業(yè)最擔心的就是沒有活干,現(xiàn)在好不容易爭取到投標機會,公司上下全力以赴精心編制標書,我生怕自己工作上有什么疏忽和遺漏,而錯失中標的機會,所以,我對標書的數(shù)據重新核對了一遍。親愛的,原諒我這次吧!”
正是有了公司和家庭這樣的后盾,伴隨丁愛英30多年職業(yè)生涯的,是汗水和鮮花,是責任和榮譽,唯獨沒有淚水,沒有彷徨。她也用一項項的成果,對自己的人生,也對集團公司和家庭的培養(yǎng)與支持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責任編輯:陳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qywhyj.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