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全球鋁生產狀況和庫存數據
2009年06月12日 17:24 4768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鋁資訊
近期鋁市反彈并不能持久,并且有可能鼓勵更多閑置產能投產,而全球鋁需求并未顯著改善。
CRU高級分析師表示,目前鋁市攀升局面如履薄冰,任何負面消息都可能導致鋁價再度下跌。
其表示,目前鋁市對若干因素十分敏感,如產能重啟及美國經濟數據的持續(xù)惡化等。
其補充表示稱,如果近期中國需求改善跡象無法得以正式,將對鋁市構成打擊。
獨立顧問安格斯 麥克米蘭表示,西方鋁企的減產計劃不足以使全球鋁市重歸平衡狀態(tài),而中國鋁冶煉商產能已經開始回升。
其表示,“我認為年底前鋁價將經歷大幅下滑,如果鋁價跌至1200美元/噸也不意外。”
黃金礦業(yè)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表示,倫鋁庫存減少幅度很小,特別是當產能再度攀升之時。
其表示,鋁價反彈只是暫時的,倫鋁價格或再度跌回1300美元/噸水平。
全球鋁企生產概況
5月26日,俄羅斯EN+稱或考慮放棄黑山KAP冶煉廠控股股份,作為交換條件,政府將承擔其部分債務。其表示,KAP鋁冶煉廠及相關鋁土礦區(qū)必須裁員60%并削減37%的電力成本,否則該冶煉廠無法實現盈利。
5月20日,美鋁稱其位于西班牙的三座鋁冶煉廠將實施減產,預計減產幅度為18%。美鋁稱,這三座鋁冶煉廠總產能為408,000噸/年。
5月20日,國際鋁業(yè)協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4月份全球原鋁日均產量為64,000噸,較3月份的65,200噸有所下滑。
4月份全球原鋁產量總計192.1萬噸,去年同期為211.9萬噸,3月份產量為202.1萬噸。4月份中國原鋁產量為892,000噸,3月份原鋁產量為883,000噸,去年同期為101.1萬噸。
5月13日,1-4月份中國原鋁產量總計3,536,000噸,同比下滑15.2%。同期氧化鋁產量下滑6.7%至6,673,800噸。
5月12日,印度國家鋁業(yè)表示,預計其位于印度奧里薩邦的鋁土礦區(qū)比預期提前一個月達到全能投產。該礦區(qū)之前曾遭受武裝分子突襲。
5月11日,巴林鋁業(yè)稱早前計劃的120萬噸產能擴張計劃因全球經濟形勢低迷被迫擱置。
5月11日,迪拜鋁業(yè)公司表示,其位于沙特阿拉伯的鋁冶煉項目前景不甚明朗。預計迪拜鋁業(yè)第二季度鋁銷售收入或同比下滑20%。
5月10日,阿曼蘇哈爾鋁業(yè)稱期二期項目將被擱置。力拓持有該冶煉廠部分股份。
5月8日,4月份美國原鋁產量折合為年率同比下滑36.5%至1,764,641噸,環(huán)比下滑2.5%。去年同期原鋁年產率為2,779,160噸,3月份原鋁年產率為1,809,788噸。1-4月份美國原鋁年產率下滑29.5%至1,948,969噸。
5月6日,美國諾蘭達鋁業(yè)控股集團表示,其位于格拉梅西的冶金級氧化精煉廠年產能減半至500,000噸。
諾蘭達將繼續(xù)評估各種可選方案以削減采購成本,如有必要可能剝離格拉梅西精煉廠資產。
5月6日,中國同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就其首座鋁冶煉廠籌建事宜達成協議。按照協議,中國將為該項目提供1.12億美元及3億美元的特惠貸款。該冶煉廠設計產能為125,000噸/年。
5月5日,蘇里南鋁業(yè)公司稱,旗下帕拉南氧化鋁精煉廠將減產40%,亦即870,000噸/年。蘇里南鋁業(yè)公司由美鋁全球氧化鋁及化學品集團控股。
5月5日,美國貝康庫鋁冶煉廠同工會工人達成為期三年的勞工協議。按照協議,員工工時將減少15%。減少工時有助于美鋁在不減產的前提下實現減少15%的薪資成本的目標。
5月4日,發(fā)改委稱將逐步淘汰落后石油精煉、鋼鐵及金屬產能。據悉,發(fā)改委計劃在2010年年底淘汰80萬噸落后電解鋁產能。
全球鋁庫存狀況
截至5月底,全球三大交易所鋁庫存總計4,424,274噸,相當于47天的消費量,而4月底庫存量為3,942,777噸。
5月中旬,倫鋁庫存打破天亮庫存高點400萬噸,并且增幅并未呈現趨緩的局勢。6月3日,倫鋁庫存終于出現自4月20日以來首次減少局面,而注銷倉單的增加也暗示全球鋁市供應過剩的惡劣局面或將過去,然而現在下定論還為時尚早。
包括國際鋁業(yè)協會公布的未鍛造鋁庫存在內,全球可見庫存總計584.5萬噸,4月底庫存量為548.3萬噸。
4月底,日本三大港口鋁庫存量總計295,600噸,環(huán)比減少43,000噸,創(chuàng)自去年11月份以來低點。
責任編輯:四筆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qywhyj.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